
南粤古驿道的重大发现
作者:索有为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广东省文物局27日在江门市台山市发布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台山市大洲湾遗址是依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重大发现,是一处有明确明代外销瓷文化地层堆积的早期中葡海洋贸易据点。
南粤古驿道是指自秦始皇出兵统一岭南至民国初年间广东省辖区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运用传统技艺修造的交通道路体系,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遗存众多的连接南粤地区大部分城乡的线性文化遗产。
记者实地踏访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上川岛西北部三洲港的大洲湾遗址。该遗址是在方济各·沙勿略墓园的南侧,当地人称之为“花碗坪”。早在1965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非素在上川岛沙勿略教堂附近海滨发现明代外销瓷遗址。
2014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过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发现大洲湾海滩、海岸及海岸上的山脚平缓坡地上都散落有明代青花瓷片和青花五彩瓷片。在大洲湾遗址发现的瓷器碎片反映的是以嘉靖时期青花红绿彩等为主要文化内涵的日本方向的转口贸易活动。
2016年8月9日开始,为了抢救濒危遗址本体和配合台山市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文物考古勘探和发掘队伍对大洲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文物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这段断崖上都能清楚看到底下有一层碎石层堆积,反映的是以嘉靖时期青花红绿彩等为主要文化内涵的日本方向的转口贸易活动。
广东省文物局称,大洲湾遗址是一处有明确明代外销瓷文化地层堆积,中葡历史文献记载较为清晰的早期中葡海洋贸易据点,是明代外销瓷研究、中葡早期贸易关系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该遗址地处古代海洋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大航海时代早期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